通讯员:乐琦 李蕊 摄影: 李蕊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以甲骨文为源头的汉字传承至今仍在使用,成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基因,传承不断。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载体。甲骨文是我们认知中国早期历史和古代文明的重要工具。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希望广大研究者深入研究甲骨文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12月4日下午,我校人文学院“名师大讲堂”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肖晓晖研究员应邀赴我校人文学院“名师大讲堂”做专题“古文字中的总角形象——说字的构形理据”的学术讲座。题目为“古文字中的总角形象——说字的构形理据”。
人文学院正处级组织员孙杰老师,博士生导师张民权教授、李杰副教授、刘玥老师及人文学院本科生、研究生数十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习近平主席曾指出: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并对古文字研究的工作者寄寓了殷切的希望。
肖晓晖研究员的讲座从古文字的研究展开,首先分析了商代甲骨文、金文中的相关字形,并引用了大量的甲骨文献做为例证,根据其出现的语言环境,对其词性及词义进行论证。继而介绍了各家对的释读,针对其他学者解释不通的地方提出了新的观点,并通过对古文献中词义、构件意义及字形演变情况的梳理考证,结合出土文物中的具体形象,为该字的新解读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揭开了字的神秘面纱。最后,肖晓晖老师重新梳理了该字字形演变的源流,清晰地展示了其演变脉络,并做了总结。肖老师的讲座条理清晰、生动地向同学们呈现了甲骨文疑难字的考释过程和古文字构形分析方法,展现了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提问环节,肖晓晖研究员与到场的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肖老师强调,古文字的研究不能看图说话,必须有充实的例证,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建议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多积累,日积月累才能打好人文学科研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