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2019年度就业质量报告

发布者:何清发布时间:2019-12-27浏览次数:632

人文学院2019年度就业质量报告

  在学校党委和学院党委的领导下,2019年,人文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在认真贯彻学校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及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基础上,多次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就业情况,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引导、管理和服务工作,努力为毕业生提供、争取更多就业机会。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现对2019年人文学院就业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基本情况

人文学院2019届毕业生共计223人,其中本科生79人,硕士研究生132人,博士研究生12人。其中,女生19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8.34%;少数民族30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3.45%;就业人数为217人,截止到10月底,总体就业率为97.31%。通过对未就业学生的回访,大部分都已经就业,就业手续正在办理中,现在的实际就业率为99.12%

本届学生在校期间总体情况良好,毕业时,2019届本、硕、博毕业生中共有中国共产党员(含预备党员)80人,占总人数的35.87%。毕业时综合升学(含出国留学、读硕、读博)的人数为31人,综合升学率为13.90%

毕业生就业情况详见下表:

专业

学历

毕业生(人数)

就业(人数)

创业(人数)

行业流向(人数)

就业率

总数

男生

女生

签约工作

灵活就业

国内升学

出国(境)留学

实体创业

网络创业

工作室创业

传媒类及相关

高校和研究生培养单位

其他教育行业

国家工作人员

通信行业

金融行业

互联网行业

汉语言(应用语言学)

本科

23

4

19

4

13

4

2

0

0

0

12

6

4

0

0

0

0

100%

汉语言文学

本科

29

3

26

1

20

4

3

0

0

0

13

6

2

1

0

0

3

96.55%

汉语国际教育

本科

27

2

25

2

9

6

7

0

0

0

7

13

2

0

0

0

1

88.89%

文艺学

硕士

10

2

8

6

4

0

0

0

0

0

2

0

4

3

0

0

0

100%

中国古代文学

硕士

10

1

9

6

4

0

0

0

0

0

3

0

5

0

0

0

0

100%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硕士

17

2

15

11

4

1

0

0

0

0

4

3

8

0

2

0

2

94.12%

汉语国际教育

硕士

64

6

58

27

36

0

0

0

0

0

8

8

31

4

1

4

2

100%

中国现当代文学

硕士

14

3

11

7

3

2

1

0

0

0

4

3

5

0

0

0

3

92.86%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硕士

7

0

7

4

2

1

0

0

0

0

3

1

2

1

0

0

0

100%

汉语言文字学

硕士

10

0

10

8

2

0

0

0

0

0

1

0

6

1

0

0

2

100%

文艺学

博士

6

1

5

6

0

0

0

0

0

0

0

6

0

0

0

0

0

100%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博士

6

1

5

6

0

0

0

0

0

0

1

5

0

0

0

0

0

100%

1.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班级中有5名同学参与国家汉办项目出国担任国家汉语教师志愿者,属于项目就业,该班就业率为100%

2.“传媒类及相关”包括新闻单位、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图书音像出版、动漫或游戏、内容制作、网络和新媒体、商业信息服务、文化艺术及娱乐、传媒技术研发、其他媒体相关单位;“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公务员、村官、选调生、社区服务者等;“通信行业”包括三大电信公司及其相关单位等;“互联网行业”与其余各行业可交叉统计。

二、毕业生就业情况相关分析

截至20191031日,人文学院2019届毕业生中签署就业协议79人,出国、升学31人,两项相加人数为毕业生总人数的49.33%,反映了本年度人文学院继续保持着稳定的就业质量。

(一)整体就业分布情况

2019年,整体就业环境依然严峻。国内外经济增速趋缓,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和结构的调整客观上对大学生就业结构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就业总体规模产生挤压效应。仅就北京地区就业形势而言,一方面不少用工单位并不愿较早的签订三方协议,另一方面留京指标的大幅压缩,使许多毕业生留在北京工作的难度加大。

我院的绝大多数专业都是中文类基础专业,从就业去向来看,汉语言(应用语言学)和汉语言文学的本科生从事媒体行业工作(纸媒、电视、广播、数媒、新媒体等)的毕业生比较集中,其次是高校和研究生培养单位、其他教育行业和互联网行业。汉语国际教育的本科生一半左右的人流向高校和研究生培养单位,其次是传媒类及相关行业、其他教育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硕士毕业生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数最多,尤其是中小学教育,除了专业对口的原因之外,不少中小学可以提供户口指标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博士生的就业集中在高校科研单位,只有1名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博士毕业后进入传媒类行业。

总体来看,今年我学院签订三方协议人员总数79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5.43%。这部分签约单位中,数量最多的是各级教育单位,其次是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其他则为各类企业。从学历层次的比例上来看,签订三方主要集中在硕士、博士毕业生,本科生由于继续深造等原因三方签订率稍低。有7位毕业生回到甘肃、云南、内蒙古、四川等西部省会城市就业,落实单位涵盖内蒙古教育厅、云南省教育厅、甘肃省广播电视台、呼和浩特市文明城市创建指导中心、四川天府第七中学。

(二)考研升学与出国深造

79名本科生中,共有14位同学被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等国内著名高校录取,12位本科生成功申请出国(含港澳台)留学深造,本科生综合升学率达32.91%。此外,4名硕士研究生考博成功,1名硕士研究生赴国外攻读其他专业硕士,5名硕士研究生成功申请国际汉语教师: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情况

我院2019届毕业生中有40位家境经济困难的学生,在面临就业时,我院困难生表现较好,未出现难就业情况,其中17位同学签就业协议,7位同学持有用人单位证明,4位同学国内升学,2位同学签劳动合同,1位同学出国任国家汉办志愿者,剩余9位同学就业形式为自由职业。


签就业协议

用人单位证明

国内升学

签劳动合同

汉办志愿者

自由职业

困难生人数

17

7

4

2

1

9

  

四、自由职业就业情况

我院2019届共有63名毕业生就业形式为自由职业,其中35名毕业生单位组织属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4名毕业生在教育行业,1位毕业生在建筑业,1位毕业生在批发和零售业,1位毕业生在卫生和社会工作,其中2015级汉语言文学班的王琪东考取了北京市公务员,目前户档暂存学校,单位行业属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教育

建筑业

批发和零售业

卫生和社会工作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人数

35

24

1

1

1

1

  

五、未就业毕业生情况

我院2019年有6名毕业生未就业,但经过回访,除两名同学准备冲刺考研外,其余4名都已经就业。

六、学院就业工作经验和特点

人文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作为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次召开相关会议讨论并制订了旨在改善我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办法,形成了“学院领导总指挥、就业联系人协调落实,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督促、教学单位及全体老师广泛参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

(一)加强就业形势和政策教育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是我国现阶段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国家稳定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教育部下发信息,2019届高校毕业生约有834万人,比2018年增加14万人。此外,由于各国移民政策改变,海外留学归来学生人数持续增加,面临就业的毕业生总数接近900万。在目前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如何消化这么大的就业群体对就业工作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人文学院多次召开以就业工作为议题的相关会议,通过情况通报,分析问题,提出意见,督促各系始终把就业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学院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成才,一切为了学生的就业,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工作宗旨,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工作重点,并总结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研究探索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思路、新对策,及时处理和解决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做到了“时时有指导,处处有服务”,使学生提前认识到就业的严峻形势,做好准备、沉着应对。

(二)畅通就业信息沟通渠道

1、开展公务员培训

为提高学院就业率,人文学院与华图教育、中公教育等机构合作,为毕业生开展免费公务员培训课程,为毕业生介绍公务员招聘岗位及报考指南,助力有意报考国家公务员、地方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同学们成功考取,顺利就业。

2、建立就业联系人微信群及毕业生就业微信群

就业日常工作较为琐碎,需要耐心和细心,同时也需要高效率的沟通和好质量的组织。基于此,人文学院建立了就业联系人微信群,每个毕业年级的专业和班级负责人为就业联系人,负责传达就业信息。同时,建立毕业生就业微信群,人文学院就业工作小组成员所有教师均在群中,随时为毕业生答疑解惑,保证每个毕业生都能及时有效的接收信息。就业联系人监督就业招聘信息的时效性与真实性,让毕业生第一时间获取招聘信息,鼓励企业走进校园,为促进就业工作有效开展发挥作用。学院建立了从学校到学院到就业联系人到毕业生的信息传达和扩散体系,使得就业工作能够在高效、有组织的状态中进行,切实做到就业通知信息传达到每位毕业生,为毕业生顺利走上心仪岗位提供帮助。

3、开展就业工作相关讲座

为保障毕业生就业能顺利完成就业手续的办理,党团关系转接等事务,人文学院就业小组策划筹备了多场与办理就业手续相关的讲座,不仅让毕业生了解就业推荐表、就业协议、就业报到证等文件的重要性,也为毕业生梳理了办理各类文件的时间、流程。此外,为了提高毕业生在找工作时的安全性,提高他们对不法分子的警惕,人文学院特邀请了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负责老师来我院为毕业生开展防诈骗讲座,为毕业生安全就业保驾护航。

4、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老师修改毕业生求职简历

为帮扶毕业生就业,提高就业率,我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老师高度重视毕业生的简历投递情况,多次组织相关教师对毕业生开展求职简历的编辑、投递等相关座谈会,并邀请有相关面试经验,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校友对毕业生进行面试培训。对于多次投递简历失败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利用自己时间对她们进行一对一帮扶,针对不同岗位帮助她们进行简历修改。

(三)教学单位共同参与学生就业工作

2019年的就业工作中,人文学院就业联系人、毕业班辅导员和毕业班班主任、研究生专业负责人加强联系,随时掌握毕业生就业情况,共同推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各教学单位积极配合就业工作,开展了一系列与有利于就业质量提升的教学实践活动。比如汉语国际教育学院针对部分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定期选派优秀研究生给留学生上课,让毕业生真正得到锻炼。

学院就业工作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分层分类开展就业指导。从新生入学就强化学生的就业竞争意识,从态度、知识、技能3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科学地组织专业和课程内容设置,密切注意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变化对专业、课程内容及时进行调整,培养出真正为市场所用的学生。

(四)存在的问题与今后发展方向

我校作为一个传媒类综合双一流高校,社会和就业市场对我校特色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较大,而以基础学科为主的人文学院,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明显较低,在校园专场招聘会中,针对中文类专业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少。相对于其它高校的文科类毕业生,我们的短板是处于传媒类高校里,缺乏与文科类一流高校竞争的校园学术氛围。但事物的不同方面可以相互转化,拥有扎实文科基础的我校中文类学生,也拥有其他高校毕业生缺乏的优势,即传媒文化的熏陶及参与传媒实践经历的丰富。

鉴于此,我们今后将加强教学改革,处理好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关系,提高教学质量。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指导和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继续加强毕业生自我认知的指导。另一方面,我院将积极引导毕业生到重点领域就业。引导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开展 “三支一扶”、基层选调生等基层就业方式的宣传,特别是服务期满的校友典型的宣传,引导毕业生“向西、向下”就业。

在就业形势多元化、复杂化的背景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会继续开拓进取,扬长补短,调动各方力量,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向深入推进,让更多的应届毕业生能够把握时机,找到心仪岗位,争取在2020年就业工作再创佳绩!